蓋茨父子上網補習
林行止
2010年9月9日
- Obit-mag.com近有題為〈無所事事已死〉(〈The Death of Idle Time〉)的短文,指出在IT時代,人們已「冇時得閒」(沒有閒暇的時間),即使傳統上超市排隊付款時「三姑六婆」閒聊的場景亦消失於無形,因為人們會利用每一分鐘在手機上與親友交換「情報」、收發短訊。至於年輕一代則會埋頭埋腦玩其「電子遊戲」,根本毋須與人溝通便「自得其樂」,自然因此沒有空閒時間。
家居看電視本為消閒及與家人閒話家常的最適當時刻,然而,如今一邊看電視一邊上facebook的人多得是。現代人愈來愈忙碌(不少人每天要花數分鐘delete「無用甚至有害的電郵」),這似意味大多數人已成為IT產品的奴隸!
心理學家何路威(Ned Hallowell)今年初進行一項「民調」,結果顯示不少人在進行淋浴時才有時間「空想」(但他們多半會趁機一展歌喉);IT產品似乎未佔據淋浴的空間—令人沉醉在IT產品無法入侵的空間,惟此空間「失守」,指日可待。
IT產品普及使用當然好處甚多,惟其害處亦不少,較明顯的是司機一邊開車一邊收發短訊或以手機通話,因此經常釀成交通事故;統計顯示,被分神司機犯交通規則撞死的人數,僅美國二○○八年便達六千之眾;聯邦政府為此特設網站Distraction.gov,記錄有關交通失事造成人命財物損失的情況,希望對駕車者有警惕作用。
電腦使用率最高的南韓,上「電腦遊戲機癮」的比例亦最高,為了青少年不致終日「打機」不讀書不工作不聽人話不與人言,南韓政府成立「網絡懲教營」(Internet Reform Camps),對患上online compulsive disorder 症者進行返回傳統正常生活的教育! - 萬維網(World Wide Web)的出現雖然大約只有二十年時間,但「識字分子」已養成不可一日無此物的習慣,無論是與親友同事聯繫或閱讀、投資以至購物、消閒,都可假網上進行;即使極少上網的筆者亦不得不在網上查找資料。
電子書令人「蠢化」(見七月二十一日本欄),一切靠互聯網則會令人不易集中精神、不會沉潛思索且可能被不負責任的言論誤導;昨天陳頌紅說「網上評論不可相信」,雖然文題加上問號,但內文說「網站廣結集體智慧的原意已被扭曲,變成少數人(熱中表達意見者)的表演舞台」,似把那個問號刪掉。一句話,網上資訊不僅太多太龐雜,且不必認真看待,而且還有電郵及種種隨時干擾的訊息,令人很難心無旁騖專注於某個問題上或從網上評論求得真知灼見,結果是理解、領會及受啟發的深度,遠遠不及閱讀印刷品,這是「專注分散」(division of attention)的必然後果。換句話說,「網迷」可能是通天曉,什麼都涉獵,成為「知道分子」,知識非常廣泛卻成不了「專家」。心理學家格林非爾(P. Greenfield)女士曾在加大洛杉磯分校做了一項實驗,一半學生獲准使用電腦(互聯網),另一半只能作筆記,在稍後的測驗中,前者的成績遜於後者。格林非爾指出「眼觀網絡」的結果,大大提高「視覺空間的才智」(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這對處理瞬息萬變的訊號如駕駛飛機及做外科手術有幫助,但無助提高「深層認知力」(higher-order cognitive processes),結果令人變得「頭腦簡單」(shallower)!
八月二十七日倫敦《每日電訊報》在〈互聯網如何令我們蠢鈍〉(〈How the Internet is making us stupid〉)中引述德國學者的調查,顯示瀏覽網頁的人,「每頁的時間不會超過十秒鐘」,意味上網者求快而不會全神貫注;即使是做學問的學者,倫敦大學書院的研究指出他們會在不同的學術論著中「跳讀」,結果「收成」不太理想。
與萬維網結緣近二十年後,神經病學家指出「人腦已有重大改變」(massively remodeled),被互聯網「疲勞轟炸」後,人類的智能已走下坡。互聯網最大的害處是徹底地分散了上網者的專注力,令人下意識地無法集中精神…… facebook 及 twitter 的普及,令問題進一步惡化。
其實,高速瀏覽、吸收資訊,有如我們「揭」報刊及書籍(經濟學家指出,時間最寶貴,當你覺得書報有「廢料」時,輕輕「揭」過是為「最符合經濟原則」的善法),但更多時候,大家會沉迷於閱讀之中;可是,上網族早已養成「飛速揭過網頁」的習慣,由於資訊要多少有多少,不如此便無法「閱盡」網上資訊,要他們專心閱讀,戛戛乎其難了。
八月份《Wired》月刊有文題為〈萬維網已死 互聯網萬歲〉(〈The Web is Dead, Long Live Internet〉),顯而易見,要旨在下半題。萬維網使用者對着電腦,整天在不同網站搜尋,如今情況已變,愈來愈多「工具」如iPhones和谷歌的Android的發明、普及,令上網者能隨時隨意不限時地上網,而上網者的資訊來源已不限網站而是「同輩」(peer to peer)及有大量「非法(沒有版權)內容」的Bittorent或影視網如YouTube、hulu及netflix等等。換句話說,萬維網未死,只是已正進化中!
上網雖然會「愚化」網民,然而網絡的發展,尤其是網上教育的前景一片璀璨,八月二十四日的CNN.money.com有〈蓋茨喜歡的教師〉(〈Bill Gates' Favorite Teacher〉)一文,寫的便是一名巴基斯坦裔美籍前對沖基金經理從在網上教授其姪女的功課,獨力發展出一個已有一千六百三十種「講義」(tutorial)的「補習網站」(Khan Academy),每天上網(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及印度)瀏覽人次達七萬餘次;蓋茨和他十一歲的兒子便是常客。此網站網主並無收費意向,但已有不少人如上網問功課者的家長自動作零星捐款,網站的功用傳開後已有若干大額(十萬美元)捐款,而受蓋茨在Aspen Ideas Festival上「公開表揚」後,捐款續至且「蓋茨基金會」正考慮捐助……。
蓋茨兒子上網問功課,令人對「萬維網令人蠢鈍」之說存疑!事實是,和所有「工具性」物品一樣,「萬維網」的功用屬中性,其是否「有用」,端視上網者運用得法與否而定。